最最极其稀少的古钱币

作者&投稿:勤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目前存世量最稀少的几种古钱币,你家有吗~

乾亨通宝、重宝 ;
五代十国期间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


永安一十 :
五代十国期间占据幽州的刘仁恭,永安一十系永安系列钱币中最为稀见的品种,铜、铁均罕
刘守光父子所铸造

建国通宝:
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越10枚

圣宋通宝:
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至崇宁(公元1106年)期间铸,非年号钱,分为小平光背、小平型背“当伍”和折二型背“当五”三种,应为试铸性质


靖康通宝、元宝:
靖康通宝与靖康元宝是北宋靖康年号钱,北方的女真族灭了北宋,掠走了北宋(宋徽宗,宋钦宗)二位皇帝,由于北宋的消亡,以靖康年号铸造的钱银发行量少


应运元宝 :
宋太宗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顺霸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年号应运,铸行“应运元宝”和“应运通宝”。为历代农民起义军铸币中最早的年号钱

应感通宝:
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起农民起义,霸占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身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


建炎元宝:
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元宝”铸造量很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同期间高宗尚铸造有“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皆稀有


大宋通宝(当拾:
大宋通宝当十大钱为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七月后所铸。当时行“大宋元宝”钱,而“大宋通宝”只需铁质小平钱。铜质者仅见背“当拾”大钱一种。


临安府铜质钱牌:
南宋战乱不休,除继续铸行铜币外,更许多发行铁钱。为便于钱银流转,铸大面额的钱牌供急需。


天显通宝:
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927—936年)铸。“天显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4厘米,重约2.7克。此钱制作规整,文字天然,古拙心爱。


应历通宝:
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的钱币,钱文粗糙


保宁通宝:
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贞观宝钱(西夏文):
西夏崇宗李乾顺,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造,形制为小平钱,直径 2.5CM。钱形较大


元德重宝、通宝(楷):
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顺,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铸造。版式为折二型钱。钱文楷书,,元德重宝直径一般为2.7厘米,中间方孔边长为0.5厘米。

皇统元宝:
金代钱币,皇统年间(1141-1149年)铸造,制作极为精巧。

崇庆元宝、通宝:
崇庆元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由青铜铸造

至宁元宝:
金代卫绍王完颜永济,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铸造。

贞佑通宝、元宝:
金宣宗完颜询,贞祐年间(1213-1217年)铸,并配合贞佑钞发行。钱文楷收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五三种。光背无文。另铸有“贞祐元宝”钱

大朝通宝(铜):
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从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铜质稀有


中统元宝: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


大元国宝:
元朝元武宗海山,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年)铸造。文字形制极为精巧,有以孤品背龙纹者格外精巧,疑为开炉试铸样钱。还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天启通宝(徐)
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面文楷书(折二又有见篆书者)书体规则,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


至正权钞:
至正(1341 -1370)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终究一个年号。
天国通宝
天国通宝钱是太平天国前期铸造的钱币,数日以後以太平天国圣宝代替

东周古钱币,极其稀少。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环钱是先秦时期许多仿形铸币中的一种,如布币、刀币和蚁鼻钱(有文铜贝)分别由铲形、削刀和海贝演变而来一样。呈环圆形的圜钱很有可能是由纺轮或玉璧演变而来,由于圜形货币便于携带和清点,所以终于成为金属铸币最普遍的样式。

战国“东周”圜钱,直径27mm,此泉为战国诸钱中之大名誉品,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极罕见。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城。此城在洛阳之西,故称其国为“西周”。
西周君曾铸造 “西周”圜钱,钱径2.7厘米左右,枚重3.8至5克不等。公元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地。巩地在洛阳之东,遂称“东周”。东周君亦铸行“东周”圆孔圜钱,钱径2.6厘米,重4至4.5克。
旧谱曾收录一种钱径4.1厘米大的“东周”圜钱,此属于大型者,均真。“西周”与“东周”圜钱当年铸量不多,流传至今已成珍稀泉品。

东周古钱币,极其稀少。

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太平天国时期的太平通宝太平当千。天国的货币基本上都被清朝销毁回炉另造。

我有民国开国的双旗纪念币.禾穗十文双旗币。待出手

目前存世量最稀少的几种古钱币,你家有吗
2.永安一十:五代十国期间占据幽州的刘仁恭,永安一十系永安系列钱币中最为稀见的品种,铜、铁均罕。3.建国通宝: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越10枚。4.圣宋通宝: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至崇宁(公元1106年)期间铸,非年号钱,分为小平光背、小平型背“当伍”和折二型背“当五”...

最最极其稀少的古钱币
东周古钱币,极其稀少。东周、西周(圜钱):又称“环钱”,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环钱是先秦时期许多仿形铸币中的一种,如布币、刀币和蚁鼻钱(有文铜贝)分别由铲形、削刀和海贝演变而来一样。呈环圆形的圜钱很有可能是由纺轮或玉璧演变而来,由于圜...

存世量最稀少的古钱币
1. 靖康通宝是北宋官方铸造的最后一种货币,生产于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即公元1126至1127年。由于钦宗在位仅16个月,便遭遇了著名的靖康之变,这个政权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因此靖康通宝极为稀有。它在中国古代货币的五十珍中占有重要位置。2. 永昌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在永昌年间(公元...

存世量最少的古币
存世量最少的古币是“大齐通宝”。“大齐通宝”是一种极其稀有的古钱币,目前已知的存世量仅为2枚。其中一枚因右上方缺一角,被称为“缺角大齐”,目前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枚则被称为“四眼大齐”,因其钱币上钻有四个小孔而得名,目前被保存在...

20种稀少古钱币
这些古钱币之所以稀少,主要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存世量稀少或者因为铸造工艺特殊。例如,桥足半斤布是战国时代铸币,流通于魏国地区,因其钱文多铸有钱币单元“釿”字而得名,存世量极少。三孔布则是先秦钱币中最为宝贵的品种,被誉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其形制特殊,...

20种稀少古钱币
并非所有古钱币都价值连城。古钱币,即古代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之一。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晚期墓葬中,发现了不少“无文铜贝”,这是最早期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了贝币,还流通了一些无固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称量货币,这些在考古发掘中也有...

古币比较稀少的有几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钱币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见证,更是文化与艺术的瑰宝。其中,三孔布以其独特的铸造工艺和稀有性备受藏家青睐,被视为珍稀品种之一。而共少半釿与新币十一铢同样稀有,前者因铸造数量极少,后者则因面值特殊,在古代货币体系中显得尤为独特。国宝金匮直万与国宝珍匮五千则是古代货币...

比较稀少的古钱币有哪些
其中,三孔布、齐六刀等因其特殊的形状和工艺而尤为珍贵。另外,九叠篆皇宋通宝也十分稀少,这种钱币的文字排列方式独特,极具艺术价值。除此之外,靖康元宝和通宝等钱币也是存世量较少的珍稀品种。靖康元宝由于其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存世量极为稀少,使得其更加珍贵。而通宝作为常见的古钱币类型,其稀少的...

最稀少最珍贵的古钱币?
1. 大齐通宝之所以被称为“大齐通宝”,是因为吴国皇帝将皇位禅让给了他,在之前他已经被封为齐王。当他登基成为皇帝时,便定国号为“大齐”。由于“大齐”这个国号存在的时间较短,加之该钱币铸造量少且精良,至今留存下来的数量极少,因此显得格外珍贵。2. 皇统元宝是金代的钱币,在皇统年间(1141-...

最珍稀的十大大古钱币
最稀有的十大古钱币包括清代的镇库祺祥重宝、辽代年号平钱、战国时期的大型三孔滚棚布、赵国大型三孔布、清代重宝大清宝福、清代“宝源局造”背“镇库”、清代“咸丰元宝”背“宝泉、金代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战国时期的秦银质、以及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1. 清代镇库祺祥重宝 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