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是怎么取年号的,取年号都有什么规定?
年号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纪年方式。年号的雏形可追溯到西周,西周时,周厉王残暴无度,人民生活困苦,公元前842年 ,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镐京,此后周公、召公共同执政,行天子事,号“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直到14年后周宣王继位。共和元年起,中国历史开始有了明确纪年。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我国历史记载的所有事件,都以编年的形式有了明确的记载,每个君主在位的时间长短,他们在位时每一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都能完整地接续起来。为了区别不同的君主,采用君主的谥号纪年,如春秋里庄公三年,僖公四年。
直到汉武帝时期,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挟自己的文治武功想超越前代帝王,以示不同寻常,于是首创了年号,为“建元”。一般来说,年号的来历有以下几种:
1、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如乾隆,乾隆的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又如,“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
2、有祥瑞事件、事物发生,比如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前122年)为元狩元年。可是,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又如,宋真宗年号“大中祥符”,宋史中记载:“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守门卒涂荣告,有司以闻。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丁卯,紫云见,如龙凤覆宫殿。戊辰,大赦,改元。”
3、对前代皇帝的纪念,以示自己要以前代为榜样做出一番事业:如贞元取自贞观开元,隆兴取自建隆绍兴,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绍熙取自绍兴淳熙,庆元取法庆历元祐、开禧取自开宝天禧等。
4、纪念历史事件。如“元封”纪念汉武帝封禅泰山;元康,汉宣帝诛杀霍光后改年号为元康,明朝人王祎著《大事记续编》,在“汉孝宣皇帝元康元年”下附有“解题”曰:“改元诛霍氏故也。”,霍氏之乱得平,不谨于礼的在势者已经除去,天下重归于小康世界,这应该就是“元康”这一年号的寓意。又如“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5、宣示正统,表示自己即位是天意民意。如:天授,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并且改元为天授(意思是上天所授)。天册即上天册命,如同天授,都是证明自己君权神授之意。因上天所授,故运祚绵长万岁。
6、祈求上苍。如天汉,天佑大汉。太初四年破大宛,汉武帝欲乘势征匈奴,改年号为“天汉”。汉,即银河的意思,当时苦旱连年,汉武帝希望“天汉”降雨,保佑汉的子民。太初末年,天气连年苦旱庄稼无收。朝廷着急,有的想到《诗经·大雅》上有篇《云汉》诗,是周大夫仍叔所作,赞美周宣王遇大旱勤修德政感动上天下了甘霖,于是改换年号“天汉”,用来祈祷甘霖。又如“地节”,意思是“令地得其节”。古人认为地震是异常现象,要让它恢复正常,有节度合乎准则。关于“地节”这一年号的寓意,东汉人应劭在说明西汉诸帝年号的涵义时,曾经解释说,是“以先者地震,山崩水出,于是改年曰‘地节’,欲令地得其节”。
7、昭示天下太平、普天同庆,万民称颂、歌颂文治武功,反映皇帝的美好愿望。如:永宁、永平、咸平、永乐、嘉庆等等。
年号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年号通常都是看统治者自己的喜好,没有具体的规定。在古代的时候,开始用年号是想纪念发生过什么大事而使用年号。这个事情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后来的群主也都学习。他为自己取一个年号来表示自己对治理国家的想法,一般都会是希望国家平安之类的。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有过记载的—有几百个,其中有很多年好多跟一本书有关那就是《周易》,这本书是非常深奥的书,是跟雪雪有关的书,再加上那时候的君主都会对别人散播自己是听从天命而登位的,所以他们就更喜欢这种带有玄学色彩的文字。
年号并不是跟着统治者一直不变的。大家可能都知道每次下一任统治者登上皇位的时候都会改换年号,但其实如果国家遇到了什么大事,也会改年号来祈求国泰民安,而这里就说到要选新的年号,一般决定权都在统治者自己手里,有时候大臣们会帮她想几个最后还是由他自己来选。
比如说,宋朝的某个统治者遇到了大事,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年号,不过大臣们给了他几个选择他都不满意,最后他自己选了一个叫元丰的年号,这个年号也是他希望当时自己要做的事情能够成功,而这个也是出自于周易里面。
我国的第一个年号也是跟元这个字有关的那就是汉武帝的年号他的这个元,也是从周易里面寻找到的,而且他还用了十几个年号,不过大半都是带元字。所以从他开始,后来的君主也就很喜欢从这本书里面找自己的年号。
本来很多统治者都会在自己做皇帝的时候用好几个年好,可是从李世民开始觉得一直该换年号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朝三暮四的,所以他后来就只用了一个年号,而他后面的统治者基本上也很少该换了自己的年号,除非真的遇到了一些大事。
清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其实都是年号,古代皇帝取年号还是很有说法的,每个皇帝的年号都不同,而且都非常有个性,这样可以与前人区分开来,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祈福形式,对于每位皇帝来说,起年号是一等一,关系天下的大事,会根据周易五行八卦推演出来,包含了祈祥、繁荣、强盛和平等内在意义。
一般古代皇帝取年号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理想来取的,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治国愿景,比如希望国家强盛、平安、统一。
古人为皇帝起年号一定会根据周易五行八卦演算出来的,一般包涵祈祥、繁荣、强盛和平的内在意义,也要和政治经济民生有关。
古人为皇帝起年号一定会根据周易五行八卦演算出来的,内涵意义很大。一般包涵祈祥、繁荣、强盛和平的内在意义。皇帝年号的拟订初期要通过主要辅政大臣提议,然后通过皇帝亲自挑选认定最终决定,如果皇帝小不谙事,拟订初稿会交给皇太后决定最后作裁决。
古代有好多帝王,他们的年号是怎样来的?
这是历史上,我国帝王立的最早的年号。后来这一传统,逐渐被继承了下来,源于我国追本溯源的历史传统。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每个皇帝的年号个数有差异,而且起的年号字数也并非只有两个字,比如武则天年间立的年号就是“万岁通天”,包括四个字。那么这些年号是怎么来的呢?具体来源包括:一、新皇登基,设立...
古代皇帝年号怎么定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或者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新皇帝根据自己...
古代皇帝年号,如宋太祖等。究竟是怎样取名的?
年号相同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不同的朝代中,也出现在同一个朝代中。如西晋惠帝和东晋元帝都使用过“建武”的年号:唐高宗、唐肃宗均使用过“上元”的年号;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和亡国之君元顺帝均使用过“至元”的年号,等等。不同朝代使用相同的年号,还好区别,但同一朝代使用同一年号,就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对中国古代...
古代皇帝的年号如何确定?求解
结果,人们只知道庙号,而皇帝的姓名却普遍淡化了。而唯独清朝由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年号反倒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却不甚知晓其庙号。如爱新觉罗·玄烨,只知其为“康熙”,清圣祖却很少记住;爱新觉罗·弘历,只知其为“乾隆”,清高宗却淡忘了。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事件,一般以年号为记,包括诗词。如...
关于年号和国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例:顺治和康熙是清朝的两个皇帝,他们也是用这个命名年号。顺治在位用顺治多少年来纪年,康熙上位就会讲康熙多少年。太子禅位,新帝上任,年号是要改的。年号的命名是皇帝自己定的,有根据帝明,有沿用之前的等等 国号,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 国家...
清朝年号怎么取的
1. 清朝皇帝的年号通常由大臣共同商议决定,但清朝初期的一些皇帝年号却有特殊来源。例如,康熙帝的年号是由孝庄太后所选定,而嘉庆帝的年号则是由乾隆帝所赐予。2. 清朝皇帝的年号多选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富含深意。有些年号与皇帝登基前爵位中的字眼相同,例如,雍正帝在登基前是雍亲王,...
各朝代的年号是怎么定的?
4. 年号不仅是中国的特有制度,日本、越南、朝鲜(高丽初年)和大韩帝国也曾受到中国影响,使用过自己的年号。现今日本仍在使用年号。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6. 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二年开始计算,但也有...
康熙、雍正、乾隆这些皇帝的年号是怎么起的?有什么由来吗?
在满汉双语的年号体系中,满文部分能够确定汉语年号的具体含义,这极大地帮助了理解。例如,“ijishun dasan”代表“顺治”,寓意“顺利的政治”;“elhe taifin”代表“康熙”,寓意“安康+太平”。清代的满汉双语文本提供了对年号更准确的解读。综上所述,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年号起源于满汉文化融合...
古代年号怎么来的,是从谁开始起用的
4. 从此,“纪元”一词用于描述年代的起始,“改元”则指年号的更换。历史上并未将汉武帝的元狩元年视为年号纪年的开端,而是追溯到他即位第十九年所定的建元元年。5. 汉武帝在位初期并未设定建元年号,该年号是在元鼎三年由官员为讨好皇帝而提议创立的,并追溯到即位第一年,将其定为建元元年。这标志...
每个皇帝的年号是怎样定出来的
有些年号是根据两个前代年号合并而成,如贞元取自贞观开元,隆兴取自建隆绍兴,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绍熙取自绍兴淳熙,庆元取法庆历元佑、开禧取自开宝天禧等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