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节日有哪些习俗?
1、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5、清明节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1、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春节习俗: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
如今,漫长的历史岁月已使春节成为象征中国人民团结、幸福、希望的传统佳节。
2、元宵节
每年中国农历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节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数“清明节”了,时间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它流行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清明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
清明这一节气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形成节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
4、端午节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5、七夕节
又叫乞巧节,少女节。相传起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据《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这种乞巧既是乐戏,也是希望心灵手巧和幸运的到来。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青年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
6、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唐太宗与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商人所献圆饼,指着空中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
随即将胡饼分与群臣共食,从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中秋节寄托了人们“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祈望。
7、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
习俗: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前后
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9、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10、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
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
习俗: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前后
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9、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10、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
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时代底蕴,如何传承好、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课题之一,下面和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习俗及其特点:
1.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春节习俗: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如今,漫长的历史岁月已使春节成为象征中国人民团结、幸福、希望的传统佳节
2.元宵节
每年中国农历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节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数“清明节”了,时间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它流行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清明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清明这一节气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形成节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
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9、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10、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
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春节:风俗是家家户户给压岁钱,在农村会祭祀,贴春联,放鞭炮,大人小孩老人会换上新衣服。
西安特有的节日有哪些 西安著名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大全
一、传统节日习俗活动 春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习俗包括穿红色衣物、除夕守岁吃饺子、赏西安城墙灯会等。城墙灯会是国际知名的春节民间文化盛会。 元宵节: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有吃元宵、送花灯、耍龙灯、舞狮子和猜灯谜等习俗。 清明节:时间为公历4月5日前后,有踏青习俗,旧时京师踏青以西直门外的...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小年等。风俗:登山秋游、敬老、赏菊、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赏月、燃灯、吃饺子、吃粽子、划龙舟等。1、登山秋游。重阳节登山秋游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就有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过小年都有哪些节日习俗
小年的节日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祭灶王爷:这是小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民间传说灶王爷会在每年腊月廿三向玉皇大帝汇报家人的善行,因此人们会在灶王像前放置糖瓜或灶糖,希望灶王爷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寓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贴窗花:过了腊月廿三,家家户户都会开始贴窗花。窗花多由手艺...
传统节日的习俗有哪些
社日节:家家会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还会敲锣鼓、放鞭炮呢。清明节: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习俗,缅怀先人,享受春光。端午节:要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还有插花和菖蒲、斗草、驱“五毒”等习俗。七夕节:这可是个浪漫的节日,习俗是穿针乞巧,祈求美好姻缘...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与风俗有哪些?
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及其风俗如下:1. 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习俗:家人围坐吃团圆饭,进行祭祀活动,熬夜守岁。除夕夜,人们通常会保持清醒,这被称为“守岁”。家内外会彻底清洁,并贴上门神、春联、年画和福字。人们会穿上新衣,以示喜庆。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的饮食主要包括年糕...
辽宁有哪些特色节庆活动 辽宁的特色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一、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家家户户提前准备,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不灭,寓意长寿。正月十五元宵节,满族有“拜太平鼓”和“抓子儿”等民俗。正月十五还有“填仓日”,满族人家会祭祀天神和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清明节:有折柳和植树的习俗,象征平安顺遂和植树造林。端午节:阜新和黑山地区有“克...
苏州特有的节日有哪些 苏州著名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大全
苏州特有的节日及其著名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传统节日习俗活动 春节:买年货:苏州人家会在年关临近时购买各种食品以备节日需要。口数粥:腊月廿五用赤小豆杂米煮粥祭神,全家都要吃,寓意避瘟气。送年盘:除夕前互赠猪蹄、青鱼、果品等,称为馈岁盘。元宵节:观灯赏灯:张灯结彩...
贵州的传统节日习俗大全 贵州有哪些节庆活动
地点:侗寨。习俗:参加表演者列队进入侗寨公共场所,按芦笙曲调的缓急抑扬起舞。牛王节:地点:黔北地区。习俗:仡佬族人民杀鸡备酒,敬牛王菩萨,祈愿耕牛健壮。二、现代节庆活动 油菜花旅游节:地点:安顺市。活动:包括开幕式、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等,以及观赏油菜花。白云国际风筝节:地点:贵阳市白云区...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是什么时间什么风俗?
三、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四、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主要习俗有禁烟火、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五...
昆明特有的节日有哪些 昆明著名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大全
人们互相泼水祝福、消灾除病。 下方古城米线节:农历三月十三,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民俗节日。 白邑三月头龙节: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属龙日,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与狂欢节:每年五一期间举办,为期5天和3天,包括花车巡游、民族歌舞展演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