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和阴阳五行

作者&投稿:燕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气和阴阳五行

气的含义有多种,除了通常表达的“空气”的含义,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它往往是指一种目前尚未被现代科学所认识的、无形的“精微物质”。这种“精微物质”也是命理和位理学说的客观基础,是我们解开神秘的阴阳五行的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阴阳学说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滋生著、发展着和变化著的。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是不固定的,它们会伴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阴中包含着阳的成分,直到条件成熟时才可以转化为阴。阳中又带有阴的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化为阴。所以,阴阳也可以分为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四种,由此不断分化并通过转变而生成世界万物。

阴阳可以表示不同的属性:

以阳表示:热、刚、健、伸、富、贵、君子;

以阴表示:冷、柔、病、屈、穷、卑、小人。

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借助阴阳概念的延伸,用阴阳来描述不同状态下的“气”。

“阳气”:处于主动状态下,对事物发展起著支配作用的气场。

“阴气”:处于被动状态下,对事物发展起著次要作用的气场。

可以用阴气和阳气的矛盾运动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科学,如中医学、气功学、天文学、地理学、术数学等所走过的道路,它同时也是五行的基础。

*** 同志说过:“中国古人‘一阴一阳谓之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论。”

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易经》,中国文化又称为河洛文化。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先民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的一种影响很大的哲学思想观念。它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论,并具有辩证法的初步思想因素。“一阴一阳谓之道”是阴阳学说的精髓。阴阳五行,是我国人民所独创的一种学说,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风水学的各个方面均遵循这一原则。

人得万物之灵,乃天地之正气方为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成人。命运中有阴阳二气,贵贱成败却在五行之中,世间的任何物体都离不开阴阳脱不开五行。男人属阳女人属阴,阴阳交媾而成世界。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两性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的。人体本身就是世界的一个缩影,与世界的多变相对应,由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含阴阳五行之气可测知人一生的命运。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禀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星宿位置气候的不同等多种现象决定的。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所以便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风水学中的命理学和位理学的基本原理都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易经》,因此,阴阳五行也不例外。《易经》的思维模式是辩证的,处处给人以启发。自古以来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将《周易》尊奉为“群经之首“,被冠以”天下第一奇书”的称号。包罗万象,是一切文化的总源头,可谓奥妙无尽。在世界上也与《圣经》、《吠陀》被尊称为世界三大奇书。

《易经》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在命理学和位理学里,阴阳还将和天干、地支以及五行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对人命运的剖析。

那么,什么是五行呢?五行包括金、水、木、火、土五种元素。从哲学的角度看,古人认为物质世界就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生”的含义是支持、合作、相容;

“相克”的含义是抑制、排斥、相对。

因此,相生和相克的运算关系,从根本上揭示了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它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两个事物之间谁胜谁负,谁吉谁凶。相生则吉,相克则凶。再具体一点有甲生乙,则乙吉;甲克乙,则乙凶。

五行还可以和气发生对应关系,也就是“五行气”:

金气:代表着秋天时的宇宙气场

水气:代表着冬天时的宇宙气场

木气:代表着春天时的宇宙气场

火气:代表着夏天时的宇宙气场

土气: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时的宇宙气场

这些五行气场也同样遵循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规律,因此古人将五行概念引入命理和位理风水之中,使它成为判断人的命运好坏和屋宅吉凶的主要依据。更进一步,还可将阴阳与五行结合起来,则有:

阴金之气,阳金之气;

阴水之气,阳水之气;

阴木之气,阳木之气;

阴火之气,阳火之气;

阴土之气,阳土之气。

这些对判断一个人的命和运等有着重要作用。五行发生演化,有了更细致的分类,才出现纳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的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由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两个相对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与关系所组成,其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简单的说属于系统的理论逻辑与逻辑认识方法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其实都是在证明或阐述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如果没有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逻辑,那么,现代哲学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就是一盘...

中医阴阳五行图
我整理了中医阴阳五行关系图,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中医阴阳五行关系图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

阴阳五行拼音怎么读
阴阳五行 拼音:yīn yáng wǔ xíng 词义: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解释: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一年四...

请问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涵盖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多个方面。下面分别从不同条目对阴阳五行概念进行解释和润色。1. **阴阳对立与互根 阴阳对立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动与静。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例如,阳依赖...

中国的干支、阴阳、五行、节气有关联吗?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及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一、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历法的一套符号,其中天干有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结合起来组成六十位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如下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

何为五行,正气,阴阳,相生,六淫
这问题比较大,五行是应象来说的,代表着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应象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应象生长化收藏,这个顺序本身就是相生。正气,就是身体能够正常生存的能力,相对于病气(邪气)来讲的。阴阳这个问题更大,对立统一,有物质和功能相对的阴阳,男阳女阴,实体的为阴,看不到的能量为...

中医基础: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

请问,“阴阳五行之气顺和”是什么意思?源自哪里?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辰极受正,优游任下者,谓神胎居中宫,喻君处明堂,如北辰也。阴阳五行之气,臣下也。但君臣理内,如北辰正天之中,则阴阳五行之气顺和,鼎室金水之液滋生。君得以养己安静,任运虚无,自然变化也。原本隐明,内照形躯者,谓金能隐明,又能自照,得火而同益光明也。”它是彭晓对《周易参同契...

中国五行 天干 地支 阴阳 三才 六合 太极 两仪 四象 八卦 一气 三清...
应该是:一元,两仪(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七宿),八卦,九宫,十方 一元:即为混沌,天地初开,一切初始,无中生有,有生一,先天一气,是为混沌。二气:也称两仪,即阴阳两仪,也称阴阳二气,一生二,混沌化生阴阳二气,清气(即阳气)上升是为天,浊气(即阴气)下沉是为地...

阴阳五行名词解释
《楚辞· 九歌 ·大司命》 :“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阴主杀,阳主生。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21.古代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 规律 的学问。 《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历筭。”唐 韩愈 《襄阳卢丞墓 志铭 》:“阴阳星厤,近世儒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