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分人群!春季养生肺为重!中医教你一个简单的小妙招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鸿谟教授在《养肺黄金期!五位中医名家养肺课》中指出,"秋冻"对于体格健壮的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体寒体虚、有慢性病史、心血脑血管疾病、肠胃病、关节病的人群来说,"秋冻"不仅不会增加自身免疫力,反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
春季养生,肺脏是最重要的器官。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损伤。春季气候特点是干燥、凉爽,因此容易导致肺燥,咳嗽是常见的症状。春季养生,应注意保养肺气,避免呼吸系统出现问题。
为了增强肺功能,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肺经上的穴位来实现。今天特别介绍一个强肺养生要穴——鱼际穴,它能够将肺经体表经水导入体内,排泄体内肺经之气。
鱼际穴的位置如下:当我们摊开手掌,在大拇指根部有块肌肉明显突起,这个地方叫做大鱼际。在这块突起肌肉的中间,也就是从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就是鱼际穴。
中医专家指出,虽然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很多,但鱼际穴却是强肺的养生要穴。同时,它还有着“保命穴”之称,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好处颇多。
1. 帮助感冒恢复:鱼际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之荥穴。经常按摩此穴,可解表、利咽和化痰,对咽痛、打喷嚏等感冒早期症状,也有明显疗效。
2. 辅助治疗便秘: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疾病可通过冶肺来消除,按摩肺经的荥穴可起到清肠热、化肠燥、通大便的作用。
3. 提高机体免疫力:按摩大鱼际穴,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脉穴,可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帮助人体提供抵御外邪的能力。
4. 缓解心脏不适:鱼际穴所在的位置,正好位于手掌部的心脏反射区。如果突然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特别不舒服,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鱼际,利用一个强力刺激来缓解心脏的压力。
5. 治疗鼠标手:对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来说,经常会因为过度使用鼠标,而引起手腕和胳膊酸痛、手指麻木。按摩手上的鱼际穴可增加血液循环,再配合双手做握拳运动,每天重复多次,可增加肌腱柔软度,消除手部疲劳。
按摩鱼际穴时,一般保健按摩,可每天做2至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左右。按摩力度要适中,就像做运动一样,要循序渐进,不必急于求成。
养肺就要找对养肺秘方,其实在养肺方面,中医还有很多的名方,对养肺护肺超管用。推荐你好好看看这门课——《养肺黄金期!五位中医名家养肺课》。
点击下方免费试看课程↓↓↓
王鸿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名老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分会委员,《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副总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学会养生专家。
知道养肺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养肺呢?王鸿谟教授携4位专家专门制作了7节养肺润肺知识,全面覆盖呼吸系统问题。让广大朋友们远离咳嗽、哮喘、发烧和肺炎。
四位专家分别是:
张晓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医师。
王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冯淬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永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主任医师。
这门课就是要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肺和人体,各个系统、各个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活中怎么样科学合理地养肺护肺。
在这门课程里,你将学到相关的养肺润肺饮食汤方、一键了解咳嗽和支原体肺炎等相关问题。这个系列课里面,还会有很多实际的调理方法和小窍门,比如一些非常简便易行的中医代茶饮、小药方、按摩的办法等等,因为中医有句话叫简便验廉,希望大家学到这些以后,在生活里面用起来更加方便。当然啦,有些很顽固的、单一的方法是不行的。
这门课程,除了适合有不良习惯的人群、有慢性肺部疾病的人群、久咳嗽,受寒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痰湿咳嗽等人群之外,也适合宝爸宝妈人群、养生人群。
只需要在想学习养肺的时候,点开视频,戴上耳机,跟着王鸿谟教授一起学习养肺的小知识!非常轻松简单。
春捂秋冻,春季养生要顺其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是 养生 的好时节。春季 养生 要顺其自然,注意 春捂秋冻、饮食辛温、夜卧早起、舒展筋骨、调养精神。俗话讲“春捂秋冻”,也就是“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 ”。春季暖气初生,寒气未尽,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而我们的身体还没能适应气候的转变,这时候很容易着凉生病。清...
俗语“春捂秋冻”,初春到底应该怎么捂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那么,捂多久最好?怎么捂才能防病?哪个部位最该...
春捂秋冻养生之道
多吃新鲜蔬菜,以利养生。秋季则应注意饮食的温暖,避免生冷,以免伤害脾胃。最后,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更加细心地关注气候变化,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穿着,避免疾病的发生或加重。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体现春捂秋冻的深层含义。
春捂秋冻注意事项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古语提醒我们,适时调整穿衣,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秋冻,应选择气温开始下降,但并不寒冷的初秋时节开始,这样可以逐渐适应秋季的凉意,增强机体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适宜耐寒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适应能力,减少疾病。但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身体调节能力较差,...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为什么
春捂秋冻有道理。春捂: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由于中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春捂有什么讲究呢...
2. 春季保持体温的同时,还应注重锻炼。合理的锻炼搭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春季宜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如黑米、豆类、菠菜、西兰花、芹菜、油菜、胡萝卜等。3. 春捂时应注意保暖的部位。由于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下半身的保暖。4. ...
春捂秋冻,什么时候穿秋衣秋裤呢。谢谢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对体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盲目"秋冻",切不可取。二、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引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春捂"...
什么是春捂秋冻
还要说明的是,一年四季是互相联系着的,并不能机械分开,春、夏、秋、冬只是人们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因此,许多疾病的发生不仅是有联系的,而且是多因素的。有些病可能是季节性的,有些病则可能和上个季节相联系的,如有些春天的病就源于冬天,有些秋天的病是夏天造成的。所以,“春捂秋冻”只能...
春捂秋冻 春捂应该怎么捂
很多年轻的家长记住了长辈的话“春捂秋冻”的老话,一直给孩子穿着厚的衣服,捂一捂,别着凉了,省的生病。但是对于春捂,其实很多家长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往往陷入了以下三种误区。春捂的三种误区:一、既然要春捂,那就啥也不给孩子脱了 春天了,仍旧给孩子穿冬天的衣服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本身孩子相对...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最应该“捂”的部位,有这5处
什么是春捂?“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而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影响身体 健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 养生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