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内乡宝天曼导游词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北部,她是八百里伏牛山的第一门户,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和中国十大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区,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伏牛山生态旅游的龙头,同时也被南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南阳旅游业发展的旗舰。宝天曼已先后赢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最佳旅游风光目的地等诸多殊荣。2007年四月又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称号。生长着2900多种植物,栖息和活跃着210种脊椎动物、260多种蝴蝶昆虫,森林覆盖率高达97.8%,是全球北亚热带向南温暖带过渡区域中珍稀动植物相对集中和丰富的地区。宝天曼四季景色秀美。旅游区已开发出原始森林生态游、秋林河谷飞瀑游、化石尖奇石险峰游、姑娘楼探险览胜游、秋林休闲度假区四条旅游线路和一个度假区;建成了骆驼峰、飞云岭、银洞尖、姑娘楼、合欢瀑、玉龙潭、静心台、紫茎林等40余处旅游景点。另外,为展示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的物种资源和地质构造,宝天曼管理局在内乡县城312国道旁,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5400平万米,布展面积3500平方米的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博物馆。内部由序厅、地质生态厅、古生物厅、地质遗迹厅、植物厅、动物厅、人与自然厅、工艺品厅、多功能厅等九个展厅及生态、地质科普走廊组成。展示了伏牛山生态系统的形成、演变及发展过程。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个愿望叫常出去转转,而我就是使大家的愿望变为现实并留下美好印象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张,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精湛的驾驶技术,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轻松游玩了。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吧?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尽管提出来,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会尽量去满足大家的要求,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途径新郑、许昌、平顶山等几个市,历时4个小时,将到达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南阳内乡县衙。作为南阳人呢,我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我美丽家乡的历史文化:南阳简称宛,是河南省最大的盆地,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的南召猿人遗址和多处原始社会一直出土的器物和化石表明早在几十万年前人们的祖先早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了。南阳不仅用有武侯祠、内乡县衙、张仲景墓的历史古迹,而且还有内乡宝天曼、龙潭沟、五朵山等自然风光闻名海内外的南阳独山玉、南阳紫水晶、淅川虎睛玉,此外还拥有亚洲最大的水库——丹江水库,中国最大的恐龙蛋化石群。
说话间我们的旅游车已驶入内乡,在内乡这片热土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文化名人:商圣范蠡;文学家柴升、李衮;中国现代第一批小麦专家龚文生。下面呢我就把内乡县衙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8年也就是公元130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现在的的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是由钦加同知县正五品官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主持营建,占地2万多平方米,先有房舍260余间,是我国唯一现存最为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1984年被评为中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因此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之称,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署文化“的美誉。
一路说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便来到了景区的停车场,在下车之前呢我要跟大家约法三章,当然的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法律法规,而是大家在景区游览时的一些注意事项:第一、呢就是时间要求:希望大家在景区游览时严格遵守时间要求,让我们努力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少一个人也不行、第二呢就是安全要求,为了您的安全,请您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第三呢就是我请大家做景区的文明代言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做文明游客。
好了各位朋友,请您关好车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参观游览吧,请记住我们的停车位置及我车牌号豫A51588
内乡县衙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独具特色的建筑就是内乡县衙了,它以其丰厚的衙门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你想了解这座衙门的秘密?那就请随我来吧!
首先请大家欣赏衙门的首部建筑——照壁,我们来看看画面的正中绘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名曰“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吃金银财宝,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它的周围有无数珍宝,但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还妄想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利令智昏,落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旧时官衙均以此画警戒官员,戒修戒廉,不得贪赃枉法。
照壁对面的斗拱式牌坊就是宣化坊,面南书“菊谭古治”,内乡古称“菊谭”,隋朝设菊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利机构之所在,面北书“宣化”二字,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会在这里宣讲圣谕,内容主要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乡里、自觉缴税”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寅宾馆”,这是旧时知县接待高级官员住宿的地方,现在时县衙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内乡土特产。大家请看寅宾馆这幅对联:上联没有撰写,下联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甚麽没有撰写呢?这是因为县衙要面向社会征集上联,其征联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对联的格式外,还要符合寅宾管的文化内涵;每年县衙博物馆邀请南阳诗词楹联协会对来稿评选一次,评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特等奖奖现金3000元,其他颁发证书。若特等奖空缺,奖金一1000年逐年递增。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寄到县衙博物馆办公室,兴许还能那个特等奖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三堂”大家请看这副对联,上联为:得一官不容,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为: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朴实无华,感人肺腑。上联是说:正确对待自己,淡化官本位意识,以勤政为民为己任,造福一方;下联是说:正确对待百姓,树立民为贵思想
,一黎民百姓为天,爱民如自身。
http://www.neixiangxianya.com/html/xianyajianjie/2009/1202/492.html
宝天曼位于伏牛山的腹地,是内乡、南召两县的交界山,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这里处于北亚热带向南温暖带过渡地段,属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南北植物的交错区。区内山高林密,地貌复杂,生态多样,具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过渡地带的森林生态、生物群种分布结构和演替,以及林学、环保、旅游、气象等科学研究基地。该地森林覆盖率90%以上,莽莽林海中汇集了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了大量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许多“孑然植物”“活化石”及珍禽异兽至今仍能繁衍生息。景区内共有植物2900余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29种,省级重点保护的26种。由于植物资源丰富,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生活环境,已发现的动物260余种。金雕、金钱豹、小獭、大倪、红腹锦鸡、香獐等30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这里还有昆虫3000余种,仅蝶类就达170余种,我国的蝶类几乎在这里都有分布。景区内的土特名优产品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055种。利用这些天然资源开发饮料药品、山珍野味等系列旅游食品,前景可观。景区山高水长,水质清纯,没有污染,气候适中,四季分明,环抱的群峰形成的天然屏障,既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入,又截留了亚热带的温暖气流,构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冬不太寒,夏日清爽,年平均气温14、6度,极高气温不超过35度,夏季的平均气温要比附近地带降低5——10度,且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宜开辟疗养度假和消夏避暑胜地。 宝天曼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自然风光尽占风流。景区内到处可见怪古嶙峋,绝壁摩立。酷似刀削的扫帚壁拔谷而起,峰峦刺天,渊不见底,若隐若现的姑娘楼俊逸飘美,诡奇瑰丽;京子垛、雁翎刀、将军帽、过风崖、挂剑垛、悬石惊天、牛心垛等雄奇险峻,浑然天成。登上海拔1830米的主峰,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四周山峰一览无遗,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迷人景色令人陶醉,让人充分领略登高望远的特有情趣。主峰下面就是3000余公顷的处女林带,这里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林间树木自生自灭,佳木异卉,多姿多彩,让人心旷神怡。 宝天曼山高林密,涧溪瀑潭遍布与山谷之中。七星潭、五龙潭等地的瀑布深潭很有特色,给景区增添了不少神韵。此外,景区内天然形成的琳琅满目的溶洞景观也是一个优势。天心洞、仙人洞、溶洞群、风洞等姿态各异,别具魅力。 五龙潭位于宝天曼南麓的曼子山上,在约五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因瀑布跌落,自然形成了五个潭,依势为黄龙潭、赤龙潭、白龙潭、紫龙潭、黑龙潭。据传潭中因蟒蛇成龙而故名。黑龙潭最为壮观,一挂80余米的瀑布从山崖的绝壁处跌落形成。水花飞溅,声响震耳,活现一幅珍珠倒卷帘的壮观画卷。潭旁的绝壁石态千姿,西端有一峰高耸秀丽,其周围的山景极有气势。顺黑龙潭下行不远即为紫龙潭,处于山谷夹缝之中,西侧行走艰难,行人需攀物方可前行。潭小、谷深、水清,一目了然,令人心旷神怡。白龙潭周围更为险峻,素有“一线天”之称,阴森森地令人惊颤,观之随即就会油生“深潭若谷”之感。赤龙潭山势坦缓,看上去让人神秘莫测。最下面的黄龙潭潭大而深,称为“无底深潭”。五龙潭的潭景雅美奇妙,周围的山景更是点缀得如诗似画。岭峰罗列,峰峰叠翠,各种各样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怪石绝壁烂漫多姿。五龙潭如五颗明珠镶嵌在群峰峡谷之间,深山藏幽,幽而自然,真是风光无限。五龙潭配合宝天曼开发旅游胜景,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七星潭景区是宝天曼南麓的重点旅游开发区段,该景区和天心洞一条旅游线路,一道10公里的峡谷之中奇峰叠致,绝壁奇立。河谷中花岗岩河床,河水充沛清澈;各种形态的花岗岩巨石立于河床之中,别有情趣。进入景区就是2公里的悬石集中景段,一块一块的悬石堆砌而成的山峰,酷似人工砌筑,实则自然形成。不同的山峰有着不同的形态,似物似兽,造型奇特,鬼斧神工,极耐观赏。景区的主景段七星潭一带山势险峻,瀑潭叠错,很有特色。七潭河顺着花岗岩山体分七阶叠宕而下,每阶之间又形成斜落式的瀑帘,瀑帘跌入深潭之中。潭是花岗岩在长期的水流冲蚀中而形成,无杂石杂质,清静无暇,深不可测。离潭不远的天井瀑布四面环壁,仅有一狭道相通,瀑布一带势成扇状,景色堪佳。瀑高80余米,沿崖谷直落而下,极有气势。 天心洞在宝天曼南麓独孤垛的山腰之间。独孤垛一山独立,山大势陡,地势险绝。该洞处于悬崖削壁的中心地带,洞口直插而下,犹如山之心腔,故称“天心洞”。该洞为竖井式溶洞,口窄体阔呈瓮状结构,垂直向下20余米,进洞后有两个大厅相连接,面积约8000平方米,洞壁高度10——30余米不等,恢宏宽阔,十分壮观。洞壁自然形成的七彩纹饰,自然纯朴,图案精美,巧夺天工,形成该洞的一大特色。洞内叠错有致的钟乳石琳琅满目,似物似兽,排列有序,形似神似,大者若昂首傲立的擎天石柱,小者若精湛细美的牙刻石雕,细看又见送子观音、七仙下凡、八仙过海等一组组的神话传说活灵活现,将一个个优美的神话仙景展示面前,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洞内还有不少的支洞和叉洞。该洞规模可观,极有观赏价值。目前该洞已得到开发,成为宝天曼南麓一处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仙人洞位于宝天曼北麓的大洞山脚。洞在绝壁悬崖的河谷旁,松河水从两山峡谷的洞前流过,地势颇为险峻壮观。洞口高达数丈,远看若巨人之口嵌于石壁,簇簇垂石参错,缕缕山岚飘逸,饶有情趣。入洞骤然豁朗,石厅的长、高、阔都有数十丈,可容数千人。举目远视处处可见石笋钟乳,玲珑精巧,悬垂自若,可谓巧夺天工。洞围有洞,洞顶有洞,洞连洞错,观之仰叹。昔日洞厅中曾塑有众多的神像,尤其十八罗汉最为闻名。从大厅边缘有洞可通其里,攀壁而上,窄阔相间,时有洞井临道。千孔相通,宛若迷宫。入之愈深,行之愈艰,见之愈奇,随处可见天然形成的胜景充满诗情画意。游人到此,虽心惊胆颤,却往往能够展开想象的羽翅而纵横驰骋。洞内尚有众多的蝙蝠聚集栖息,两爪抓石倒挂其顶,无以数记。该洞究竟有多深,至今无人知晓。清代编纂的《南召县志》曾载:“洞之中又有洞,愈入愈窄,皆非人间境,不可一一举也。约行一日许,又有无数洞,洞底皆闻水潺缓,莫得觅其处。过此一大洞,洞中有潭,其色绿,深石不可臆计,寒气逼人。大木横其上若架桥梁状,远见一大孔,望之森森然,人不敢经过焉”。据传说,很早的时候,曾有一个貌似天仙的丫环,为给父亲治病,从松河里捉鳖捉虾入了此洞,无法出来,倒是被神仙指点迷津,最终得道成仙,故被称作“仙人洞”。 溶洞群与宝天曼之主峰隔谷相望,洞围皆是质地细腻的汉白玉大理石,表面因大自然风化形成乳窟,洞下又有流水铮琮的松河,自然风光优美。洞口呈圆形,入洞渐宽敞,时窄时阔,迂回曲折,各有妙趣。洞内常年温润,但无积水,时见滴水悬坠,令人心爽。洞壁的大理石长期被流水风化侵蚀,形成各种精巧细腻的水钟乳乳柱,千姿百态,有的细如筷,有的粗如柱、悬于洞壁,琳琅满目,极为壮观,各种乳柱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游人置此酷似进入传说中的水晶宫殿,不少乳柱看上去似仙、似人、似物、似兽,千奇百怪,奇妙无穷。该洞长约1公里可达山顶,山顶有一洞口与其相通,目前行人可进的主洞长约500余米,主洞两侧还有叉洞,深度5——20米不等,规模颇为可观。主洞可通过三个洞厅方进入天井,通过天井又可通往其它洞厅。天井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直径约有30余米,高度10米以上,非常宽阔。井底、井壁、井顶皆是斑斓多姿的水钟乳,神奇秀丽,非常壮观。过去天井分两处可往里行,两个洞厅规模巨大,天然水锈石保存完好,非常壮观。主洞一侧有一竖洞(高12米)通往下面,下面又有规模壮观的洞厅,各种水锈石和钟乳石琳琅满目,引人入胜。该洞的空气极为清爽,游人不论在哪个角度,均无丝毫不适之感,以此可见洞与外界相通。周围还发现几处小溶洞,形成一个溶洞群。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位于甫阳市内乡县辖区内。北依嵩山,东南与南召县相邻,西南与内乡县回营万沟林场接壤。总面积5400公顷,其中核心区3150公顷。该保护区是中原地带唯一保存完整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生态区。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处于我国第二级地貌分阶向第三级地貌分阶过渡的边缘,是伏牛山向东南延伸的最高山体,海拔1830米。既挡着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亚热带温湿气流,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独特,植物资源丰富。许多古代遗存的植物仍在这里繁衍生息。保护区植物有2911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极其优越的生活环境。区内已 发现野生动物2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9种,如金钱豹、云豹、斑羚、穿山甲等。区内还有众多的昆虫,微生物8000余种。宝天曼 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野生动物的天然“防空洞”。而且是生物资源天然基因库。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林涛似海,云庶雾障,峰回路转,保护区内有拔地而起的扫帚峭壁、牧虎顶、化石尖、中心垛等自然景观: 一、宝天曼,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东部边缘,因山高陡峭,面积辽阔;山林丰富而得名。为区内主峰,海拔1830米,属内乡、南召两县的界山。山上林木有桦栋、青杠、华山松,漆、桐、椴、桑等160余种;稀有树种秦岭杉、香果、辛夷树,大果青杵等20余种;动物有虎、豹、鹿、樟、羚羊、水獭、大鲵、江腹金鸡等100多种;药材有金石解、天麻、麝香、山茱萸、柴胡、桔梗等1055种。对研究植被类型过渡,动、植物引种驯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山顶有寺院遗迹,今尚存石桌一张,刻字为明代。 二、扫帚场,位于保护区内宝天曼山峰的西北部。据传此山多产毛竹,人们在此用竹,制做扫帚而得名。该山南北走向,为伏牛山脊岭高峰之一,海拔1780米,山陡壁峭,林深茂密,生长在这里的野生物、植物就有1000多种;药材900余种,是研究动、植物和天然次生林的科学基地。 三、牧虎顶,位于宝天曼主峰东南部。相传古时有一猎人曾在此山顶牧虎而故名。该山系伏牛山脉名峰之一,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海拔1795米,山势东西走向,山体岩石为燕山花岗岩,距今1.4——1.95亿年。山高陡峭,险峻挺拔,山林古木参天,常年翠绿,因未能砍伐,林木自生自灭,树种丰富,至今林象完好。由于山下自然生态破坏把一些珍稀树种和珍禽异兽都赶到了这片赖以生存的小天地里,许多南北方的动、植物都可在这里找到标本。 四、化石尖,位于保护区的西南部,因山顶岩石多系化石,山峰突出而得名。该山东西走向,海拔1641米。主峰陡峭,北高南低坡度较小,野草青藤横生,珍禽异兽常年栖息于此。 五、牛心垛,位于保护区内的西南角,因古时山上有一宝石形如牛心故名。山势东西走向,海拔1300米。山体岩石为加里东期花岗岩和大理石,距今4——6亿年。山峰的南北两面悬崖陡壁,东西两面延缓渐低,东、西、南三面河水环绕,山光水色,风景如画。山上稀有树木天然成林,野生动物常栖于此,名贵中药品种繁多。西部山内蕴藏金矿和汉白玉大理石,且储量丰富。 ----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登峰鸟瞰山下,四周群山如簇,峭崖森严,云来雾去,气象万千。座座奇峰参差,层层排列到天未,或挺拔,或雄伟,或秀丽,或诡奇;形态各异,奇中见秀。在一派堆绿凝翠的碧海中,除上述几处景物外,还有姑娘楼峰若隐若现,似云中楼阁;观音帽峰危若垒卵,宛如菩萨仙冠;挂钓崖峪谷似壁;刀切岭石柱擎天等,危峰陡壁,险峻峭拔,巨石欲坠,形胜壮观。七潭山飞瀑鸣鸿,印石潭水明澈如镜,真是一幅江山多娇的画图。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她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豫西南边沿 神奇的宝天曼,气势恢宏、辽阔富有。她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 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中州的一颗明珠”。 中国21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河南省惟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位于中州大地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沿内乡县境内,山体 海拔500-1845米,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 2001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证仪式,宣布内乡县宝天曼被认定为“世界生 物圈保护区”。 宝天曼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和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惟一的长江、黄河、淮河三个水 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中部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综合基因库。它保护了过渡带的综合性森林生态系统和31个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5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为2879种高等植物、213种鸟类、62种兽类、14种两栖类、31种爬行类、67种鱼类及936种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 存与栖息环境,该保护区对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宝天曼保护区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并建 起可持续保护生态的机制;还建立了自然博物馆,收集保存生物标本12387种。 多年来,内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行严格管理措施,对宝天曼保护区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已发展成 为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基地、科研基地和促进社区发展的示范基地,很好保护了中州大地这一块“绿色净土”,自2001年始,内乡县抓住 宝天曼赢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金字招牌的机遇,大胆转变观念,实施“以旅游促保护、以开放促发展”战略,对宝天曼进行 旅游开发,完善了景区配套设施,建起了全省面积最大、标本种类最多的宝天曼自然博物馆。为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该县聘请专家规划 建设,用地方法规硬性把开发范围限制在试验区内,宝天曼游览区内的各项设施都是严格按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态保护原则敲定的 。目前开发出瀑布线、险峰线、生态线三条成熟的旅游环线,能供游客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宝天曼已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伏牛山旅游开 发的龙头。 宝天曼以其独特的过渡带生态系统及丰富多样性的珍稀野生资源被生物专家们称为“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同时它奇特的自然景观、地 质地貌也堪称鬼斧神工,雄奇瑰丽,山雄石险,古木参天,潭清水秀,飞瀑如练。该保护区具有独特的生态观光旅游和地质科普价值,已先后 赢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宝天曼国家地 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五块金字招牌。 宝天曼林海莽莽,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自然风光尽占风流。景区内到处可见怪古嶙峋,绝壁摩立。酷似刀削的扫帚壁拔谷而 起,峰峦刺天,渊不见底,若隐若现的姑娘楼俊逸飘美,诡奇瑰丽;京子垛、雁翎刀、将军帽、过风崖、挂剑垛、悬石惊天、牛心垛等雄奇险 峻,浑然天成。登上海拔1830米的主峰,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四周山峰一览无遗,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迷人景色令人陶醉,让人充分领略登高望 远的特有情趣。主峰下面就是3000余公顷的处女林带,这里一直保持着原始状态,林间树木自生自灭,佳木异卉,多姿多彩,让人心旷神怡。 宝天曼山高林密,涧溪瀑潭遍布与山谷之中。七星潭、五龙潭等地的瀑布深潭很有特色,给景区增添了不少神韵。此外,景区内天然形成 的琳琅满目的溶洞景观也是一个优势。天心洞、仙人洞、溶洞群、风洞等姿态各异,别具魅力。 五龙潭位于宝天曼南麓的曼子山上,在约五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因瀑布跌落,自然形成了五个潭,依势为黄龙潭、赤龙潭、白龙潭、紫龙潭 、黑龙潭。据传潭中因蟒蛇成龙而故名。黑龙潭最为壮观,一挂80余米的瀑布从山崖的绝壁处跌落形成。水花飞溅,声响震耳,活现一幅珍珠 倒卷帘的壮观画卷。潭旁的绝壁石态千姿,西端有一峰高耸秀丽,其周围的山景极有气势。顺黑龙潭下行不远即为紫龙潭,处于山谷夹缝之中 ,西侧行走艰难,行人需攀物方可前行。潭小、谷深、水清,一目了然,令人心旷神怡。白龙潭周围更为险峻,素有“一线天”之称,阴森森 地令人惊颤,观之随即就会油生“深潭若谷”之感。赤龙潭山势坦缓,看上去让人神秘莫测。最下面的黄龙潭潭大而深,称为“无底深潭”。 五龙潭的潭景雅美奇妙,周围的山景更是点缀得如诗似画。岭峰罗列,峰峰叠翠,各种各样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怪石绝壁烂漫多姿。 五龙潭如五颗明珠镶嵌在群峰峡谷之间,深山藏幽,幽而自然,真是风光无限。五龙潭配合宝天曼开发旅游胜景,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七星潭景区是宝天曼南麓的重点旅游开发区段,该景区和天心洞一条旅游线路,一道10公里的峡谷之中奇峰叠致,绝壁奇立。河谷中花岗 岩河床,河水充沛清澈;各种形态的花岗岩巨石立于河床之中,别有情趣。进入景区就是2公里的悬石集中景段,一块一块的悬石堆砌而成的山 峰,酷似人工砌筑,实则自然形成。不同的山峰有着不同的形态,似物似兽,造型奇特,鬼斧神工,极耐观赏。景区的主景段七星潭一带山势 险峻,瀑潭叠错,很有特色。七潭河顺着花岗岩山体分七阶叠宕而下,每阶之间又形成斜落式的瀑帘,瀑帘跌入深潭之中。潭是花岗岩在长期 的水流冲蚀中而形成,无杂石杂质,清静无暇,深不可测。离潭不远的天井瀑布四面环壁,仅有一狭道相通,瀑布一带势成扇状,景色堪佳。 瀑高80余米,沿崖谷直落而下,极有气势。 天心洞在宝天曼南麓独孤垛的山腰之间。独孤垛一山独立,山大势陡,地势险绝。该洞处于悬崖削壁的中心地带,洞口直插而下,犹如山 之心腔,故称“天心洞”。该洞为竖井式溶洞,口窄体阔呈瓮状结构,垂直向下20余米,进洞后有两个大厅相连接,面积约8000平方米,洞壁 高度10——30余米不等,恢宏宽阔,十分壮观。洞壁自然形成的七彩纹饰,自然纯朴,图案精美,巧夺天工,形成该洞的一大特色。洞内叠错 有致的钟乳石琳琅满目,似物似兽,排列有序,形似神似,大者若昂首傲立的擎天石柱,小者若精湛细美的牙刻石雕,细看又见送子观音、七 仙下凡、八仙过海等一组组的神话传说活灵活现,将一个个优美的神话仙景展示面前,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洞内还有不少的支洞和叉洞 。该洞规模可观,极有观赏价值。目前该洞已得到开发,成为宝天曼南麓一处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仙人洞位于宝天曼北麓的大洞山脚。洞在绝壁悬崖的河谷旁,松河水从两山峡谷的洞前流过,地势颇为险峻壮观。洞口高达数丈,远看若 巨人之口嵌于石壁,簇簇垂石参错,缕缕山岚飘逸,饶有情趣。入洞骤然豁朗,石厅的长、高、阔都有数十丈,可容数千人。举目远视处处可 见石笋钟乳,玲珑精巧,悬垂自若,可谓巧夺天工。洞围有洞,洞顶有洞,洞连洞错,观之仰叹。昔日洞厅中曾塑有众多的神像,尤其十八罗 汉最为闻名。从大厅边缘有洞可通其里,攀壁而上,窄阔相间,时有洞井临道。千孔相通,宛若迷宫。入之愈深,行之愈艰,见之愈奇,随处 可见天然形成的胜景充满诗情画意。游人到此,虽心惊胆颤,却往往能够展开想象的羽翅而纵横驰骋。洞内尚有众多的蝙蝠聚集栖息,两爪抓 石倒挂其顶,无以数记。该洞究竟有多深,至今无人知晓。清代编纂的《南召县志》曾载:“洞之中又有洞,愈入愈窄,皆非人间境,不可一 一举也。约行一日许,又有无数洞,洞底皆闻水潺缓,莫得觅其处。过此一大洞,洞中有潭,其色绿,深石不可臆计,寒气逼人。大木横其上 若架桥梁状,远见一大孔,望之森森然,人不敢经过焉”。据传说,很早的时候,曾有一个貌似天仙的丫环,为给父亲治病,从松河里捉鳖捉 虾入了此洞,无法出来,倒是被神仙指点迷津,最终得道成仙,故被称作“仙人洞”。 溶洞群与宝天曼之主峰隔谷相望,洞围皆是质地细腻的汉白玉大理石,表面因大自然风化形成乳窟,洞下又有流水铮琮的松河,自然风光 优美。洞口呈圆形,入洞渐宽敞,时窄时阔,迂回曲折,各有妙趣。洞内常年温润,但无积水,时见滴水悬坠,令人心爽。洞壁的大理石长期 被流水风化侵蚀,形成各种精巧细腻的水钟乳乳柱,千姿百态,有的细如筷,有的粗如柱、悬于洞壁,琳琅满目,极为壮观,各种乳柱晶莹剔 透,闪闪发光,游人置此酷似进入传说中的水晶宫殿,不少乳柱看上去似仙、似人、似物、似兽,千奇百怪,奇妙无穷。该洞长约1公里可达山 顶,山顶有一洞口与其相通,目前行人可进的主洞长约500余米,主洞两侧还有叉洞,深度5——20米不等,规模颇为可观。主洞可通过三个洞 厅方进入天井,通过天井又可通往其它洞厅。天井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直径约有30余米,高度10米以上,非常宽阔。井底、井壁、井顶皆是斑 斓多姿的水钟乳,神奇秀丽,非常壮观。过去天井分两处可往里行,两个洞厅规模巨大,天然水锈石保存完好,非常壮观。主洞一侧有一竖洞 (高12米)通往下面,下面又有规模壮观的洞厅,各种水锈石和钟乳石琳琅满目,引人入胜。该洞的空气极为清爽,游人不论在哪个角度,均 无丝毫不适之感,以此可见洞与外界相通。周围还发现几处小溶洞,形成一个溶洞群。
南阳内乡宝天曼导游词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导游词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历史上为天然林区,有“百里无炊烟,鸟翔难飞过”之说。西汉时被称为“秋林峪”,因盛产生漆、木材、山萸肉等,有“桐漆之乡”之美名。宝天曼是1980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我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被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
...给我整篇使用真实的沿途讲解和景点讲解导游词?拜托,千万别百度一 ...
南阳不仅用有武侯祠、内乡县衙、张仲景墓的历史古迹,而且还有内乡宝天曼、龙潭沟、五朵山等自然风光闻名海内外的南阳独山玉、南阳紫水晶、淅川虎睛玉,此外还拥有亚洲最大的水库——丹江水库,中国最大的恐龙蛋化石群。说话间我们的旅游车已驶入内乡,在内乡这片热土上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文化名人:...
现在都说“南刚北虎中原”都是指的谁啊
南刚:保继刚 汉族,1964出生,云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在中山大学地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2001年成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ourism Studies 会员。主要研究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编著的...
我和(焦作古代女名人)的对话作文600字
黄山风景区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东经118°09’、北纬30°08’),它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 黄山甚么时候去最好 黄山四绝的导游词怎么写啊?? 黄山四绝是什么 黄山奇松中的陪客松树龄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