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7年7月1日-12日的「 」被视为一场闹剧,且是一场伴随不少丑闻和笑料的闹剧。我们根据亲历者汪曾武、天忏生、喻血轮的记录,来感受下 的滑稽气氛。>
【被下属放鸽子】 > 从徐州北上之时,曾招呼部下张文生在徐州好好看家,并且约定一个暗号:张勋搞起复辟之后,给徐州发电报,电报上只写「速运四十盆花来京」,即由张文生调四十营兵力开往北京,此电一到,大军必须出发。> 当时,张文生满口答应,表示一定照办,绝不误事。当复辟宣布后,张勋如约发电报调兵,张文生接电后却真的从徐州花园里取出四十盆花卉,派两个副官押运送到北京。张勋一见气得浑颤抖,连说:「坏了!坏了!这小子也抽我的梯子了!」> 后来,张勋的一位秘书问及此事,张文生坦然回答:「我看,老帅这件事干得不太妥当,40个营的兵力送去,也不会成功。」> 1917年7月,张勋和他最小的儿子在荷兰大使馆。>
【张勋三姨太卷款私奔】 > 王克琴乃张勋之三姨太。张勋甚爱之,须臾不可离,连北上搞复辟大业,也不忘带着她。> 段祺瑞开始讨伐辫子军时,王克琴恐怕惹祸上身,求张勋休了她。张勋很不爽,怒曰:「我平时待你不薄啊,眼下处境不好,但我有钱,我们带着这些钱逃跑,仍然可以锦衣玉食。」> 在张勋威逼利诱下,王克琴暂时未能下堂。等到复辟事败,张逃入荷兰使馆,克琴竟席卷所有而逃。> 另有资料称,王克琴是与张的下属私奔,张勋被戴了绿帽子。当时有人撰一联嘲之云:「往事溯从头,深入不毛,子夜凄凉常独宿;大功成复辟,我战则克,琴心挑动又私奔。」上联「毛」指张勋失宠的二姨太小毛子,下联说的正是王克琴私奔之事。> 张勋的「辫子军」在北京街头和当地老乡交谈。>
【小妾耽误张勋自尽成仁】 > 当讨逆军逼近北京之时,张勋态度强硬,称将「以死谢天下」。7月11日,张勋仍强硬表示,清帝号不能取消,所部必须返回徐州,否则决一死战。可是12日,张勋却逃往荷兰使馆请求避难。> 有人问:「为何竟食前言?」张勋对曰:「我本打算亲自督兵上战场,被小妾阻止。妾说你是朝廷大员,不能轻入险地。后来我想自尽,可是小妾时时看守我,一刻不离。她哭着对我说,你死了,我今后依靠谁去?我看到她那可怜样,于心不忍。要不是小妾所阻,我早就魂归地下了。」> 1917年7月,张勋和他最小的儿子在荷兰大使馆。>
【张勋三姨太卷款私奔】 > 王克琴乃张勋之三姨太。张勋甚爱之,须臾不可离,连北上搞复辟大业,也不忘带着她。> 段祺瑞开始讨伐辫子军时,王克琴恐怕惹祸上身,求张勋休了她。张勋很不爽,怒曰:「我平时待你不薄啊,眼下处境不好,但我有钱,我们带着这些钱逃跑,仍然可以锦衣玉食。」> 在张勋威逼利诱下,王克琴暂时未能下堂。等到复辟事败,张逃入荷兰使馆,克琴竟席卷所有而逃。> 另有资料称,王克琴是与张的下属私奔,张勋被戴了绿帽子。当时有人撰一联嘲之云:「往事溯从头,深入不毛,子夜凄凉常独宿;大功成复辟,我战则克,琴心挑动又私奔。」上联「毛」指张勋失宠的二姨太小毛子,下联说的正是王克琴私奔之事。> 张勋的「辫子军」在北京街头和当地老乡交谈。>
【小妾耽误张勋自尽成仁】 > 当讨逆军逼近北京之时,张勋态度强硬,称将「以死谢天下」。7月11日,张勋仍强硬表示,清帝号不能取消,所部必须返回徐州,否则决一死战。可是12日,张勋却逃往荷兰使馆请求避难。> 有人问:「为何竟食前言?」张勋对曰:「我本打算亲自督兵上战场,被小妾阻止。妾说你是朝廷大员,不能轻入险地。后来我想自尽,可是小妾时时看守我,一刻不离。她哭着对我说,你死了,我今后依靠谁去?我看到她那可怜样,于心不忍。要不是小妾所阻,我早就魂归地下了。」>
【张勋痛殴恭亲王】 > 1912年清帝逊位之后,恭亲王溥伟组织宗社党密谋复辟。1917年7月,听闻溥仪即位,恭亲王惊喜欲狂,又恨张勋事前没有通知他。> 他进京叩见溥仪之后,就去找张勋,「责其专擅之罪」。张勋反唇相讥说:「古来建功立业者,都是捷足先得。你到现在才来,还想得个好位置,哪有这样的好事?」> 恭亲王恼羞成怒,大骂张勋忘本。张勋也不客气,竟然甩手打了恭亲王几个巴掌。恭亲王:「你敢殴打亲贵?」张勋:「除了皇帝,我为大!打了你也没什么稀罕!」> > 张勋的「辫子军」在北京。>
【康有为因剃须痛失宰相之位】 > 1917年6月27日,康有为应张勋之召秘密入京,沿途为了掩人耳目隐藏身份,就把胡子剃掉了。> 等到复辟告成,康欲登宰相(首揆)高位。张勋就此向宣统请示,瑾太妃以为不可,说本朝从未有过没胡子的宰相,等他髭须飘飘时,再予以首揆之位吧。> 康听说后,极为懊丧,于是广购生须药水,一小时涂抹三次,且时时揽镜自照,不啻农夫之望禾苗也。>
【朱家宝:共和误我、复辟亦误我】 > 直隶省长朱家宝积极支持复辟,被溥仪任命为民政部尚书。当他在天津接到「上谕」,那是又笑又哭,兴奋到精神错乱。> 他望阙叩头谢恩时,竟至不起,叹息曰:「数年以来不习跪拜,致吾之两膝木强不灵,今而后吾当复理旧业也。」自此,朱家宝每日练习,从早到晚跪拜数十次,叩头数百。> 朱家宝急欲入宫觐见,但其时他已经没有发辫,穿上朝服之后模样很滑稽,于是大骂:「共和误我!」最后还是他的爱妾急中生智,剪掉自己的一部分头发,编了个猪尾巴黏在朝帽上,勉强应付一下。> 不成想,未等朱入宫,段祺瑞马厂兴兵讨逆,复辟之事偃旗息鼓。这一闹,朱家宝尚书没有做成,直隶省长也丢了,又痛骂:「复辟误我!」>
张勋复辟笑料:被下属放鸽子 三姨太卷款私奔
> 【张勋三姨太卷款私奔】 >王克琴乃张勋之三姨太。张勋甚爱之,须臾不可离,连北上搞复辟大业,也不忘带着她。>段祺瑞开始讨伐辫子军时,王克琴恐怕惹祸上身,求张勋休了她。张勋很不爽,怒曰:「我平时待你不薄啊,眼下处境不好,但我有钱,我们带着这些钱逃跑,仍然可以锦衣玉食。」>在...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张作霖为何勃然大怒?
张作霖没有反对,最后张勋复辟会,张作霖如愿得到了奉天巡抚的美差。张作霖心里非常清楚,溥仪虽然名存实亡,但是作为皇帝,溥仪在龙兴之地满蒙地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而张作霖的奉军则要在东北活动,就少不了满清遗老的支持,优待溥仪,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前途服务,张作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其三,有...
徐树铮:为孙中山写挽联享有「众挽联之冠」之誉
在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府院之争中,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作为其铁杆的徐树铮也被黎元洪革职。1917年,徐树铮协助段祺瑞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事后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讨逆成功后,徐树...
电视剧《辛亥革命》和《走向共和》,是相同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吗?_百度知 ...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20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日清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辛亥革命》由唐国强任总导演,以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为主线,围绕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以及革命成果被...
十大最好看的历史书
本书作者是溥仪英文老师庄士敦,他用他外国人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 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事件。也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明的宫廷人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以及他对内务府的深恶痛绝,深刻剖析了大清朝走向灭亡的原因。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老照片和资料,值得收藏。 推荐理由:《...
鲁迅的简介,及个人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
揭秘: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的直系教头冯国璋
>1899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改称武卫右军。同年,袁出任山东巡抚, 也随军入鲁,并奉命改编原旧军。冯国璋与袁世凯,既是僚属,又是师生。虽同生于1859年,冯国璋却以「门生」之礼事袁甚谨。北洋三杰,「龙」则王士珍,操权柄知进退;「虎」则段祺瑞,残于外霸于内;「狗」则冯国璋,善征战忠其主。袁...